螺桿泵各部間隙標準是多少?
1、螺桿與泵殼間隙為0.10~0.15mm.
2、螺桿齒嚙合間隙為0.10~0.15mm.
3、軸瓦間隙為0.08~0.12mm.
4、從動螺桿與泵殼軸向間隙為0.2~0.5mm.
螺桿泵完整標準是什么?
1、主體零部件完整齊全。
2、電機及附屬裝置完整齊全。
3、各部連接螺栓、螺母齊全,螺紋外露2~3扣,連接緊固。
4、安全防護裝置齊全、穩固。
5、壓力表、電流表等靈敏,并定期校驗。
6、基礎、底座及地腳螺栓牢固。
螺桿泵資料管理有哪些要求?
1、有使用說明書。
2、有產品合格證或質量證明書。
3、有安裝及試車驗收資料,有設備履歷卡片,有運轉記錄。
4、有設備缺陷及事故情況記錄,有檢修及驗收記錄。
螺桿泵正常運行中對設備及環境有哪些要求?
1、泵體、泵座機附屬管件防腐完好。
2、泵體清潔,外表無灰塵、油垢。
3、基礎清潔,表面及周圍無積水、雜物,環境整齊清潔。
4、進、出口閥門及管口法蘭、泵體端蓋、軸封等均達到無泄漏標準。
怎樣進行螺桿泵日常維護?
1、保持設備和周圍環境清潔,無積灰,無油垢。
2、隨時注意設備運轉情況,檢查有無異常聲音和振動。泵體的溫度不能超過60攝氏度,滾動軸承溫度不超過70攝氏度,滑動軸承溫度不超過65攝氏度。
3、經常觀察壓力表、電流表所示值是否正常和穩定。
螺桿泵運行過程中流量小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1、吸入管路漏氣或堵塞。
2、泵內發生汽蝕。
3、桿、套磨損使泵容積效率降低。
4、安全閥未關嚴或異物卡住。
5、物料黏度太低。
6、電動機轉速不夠。
處理方法如下。
1、消除漏氣或清理堵塞部位。
2、降低吸入高度。
3、跟換桿、套的磨損件。
4、檢查安全閥是否彈簧過松或閥座配合不嚴密,調整彈簧,研磨閥瓣與閥底的密封口。
5、檢修更換機械密封。
6、提高物料溫度。
7、檢查修理電動機或更換電動機。
螺桿泵運行過程中出現功率急劇增大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1、管路不暢通。
2、物料黏度太大。
處理方法如下。
1、檢查清理管道。
2、提高物料溫度。
螺桿泵運行過程中出現泵發熱現象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1、泵內嚴重摩擦。
2、機械密封管堵塞。
3、介質溫度過高。
處理方法如下。
1、檢查調整螺桿和泵套。
2、疏通管道。
3、降低物料溫度。
螺桿泵運行過程中出現泵振動大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1、泵軸與電機軸不同心。
2、螺桿與泵套不同心或間隙大。
2、泵內有氣體。
3、安裝高度過大,泵內發生汽蝕。
處理方法如下。
1、重新找正泵軸與電動機的同軸度。
2、檢修調整螺桿與軸套的不同心及間隙。
3、檢查入口管路,消除漏氣部位。
4、降低泵的安裝高度。
螺桿泵運行過程中出現機械密封泄漏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1、裝配不當。
2、密封蓋未壓平
3、動環或靜環密封損傷。
4、密封膠圈損壞。
5、重新調整機械密封。
6、調整密封壓蓋
7、研磨或更換密封件
8、更換密封膠圈
螺桿泵反轉時的轉子如何保護
包括轉子和限位擋板,特征是,限位擋板底面中心鑲嵌固定有耐磨圓盤,限位擋板及耐磨圓盤設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設有與其滑動接合的吊桿,吊桿底端固定有與耐磨圓盤相對應的浮動盤,所述浮動盤與耐磨圓盤之間設有緩沖間隙。當螺桿泵反轉時,向上運動的轉子與浮動盤接合,在緩沖間隙作用后,與轉子同步旋轉的浮動盤與限位擋板底面的耐磨圓盤接合,可見本裝置的浮動盤可以避免向上運動的轉子與限位擋板直接撞擊并劇烈旋轉磨擦。